荣县陶艺村面临“留人难”:月薪五千仍招不到学徒,非遗传承人直播哭诉传承困境

自贡新闻网 阅读:9 2025-08-26 14:10:39 评论:0
荣县陶艺村面临“留人难”:月薪五千仍招不到学徒,非遗传承人直播哭诉传承困境

近年来,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,许多传统技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。然而,在四川省荣县的一个陶艺村,却面临着“留人难”的困境。月薪五千,却依然招不到学徒,非遗传承人直播哭诉传承之痛。

荣县陶艺村位于四川盆地东部,这里有着悠久的陶艺历史。这里的陶艺作品以古朴、典雅、实用著称,深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传统陶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。

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,一个月五千的工资都招不到一个学徒。”荣县陶艺村的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痛心地说。张师傅今年已经60多岁,从事陶艺制作已有40多年,是村里的陶艺大师。他曾经带出过不少徒弟,但如今,他的陶艺工作室却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机。

张师傅表示,陶艺制作工艺复杂,需要耐心和细心,而且收入并不高。在现代社会,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收入高、发展前景好的职业,因此,他们不愿意从事陶艺制作。尽管张师傅开出了月薪五千的优厚待遇,但依然难以吸引到学徒。

为了传承这门技艺,张师傅尝试过多种方法。他曾在当地举办陶艺培训班,免费教授年轻人陶艺制作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此外,他还尝试过通过网络直播,向更多人展示陶艺的魅力,但效果依然有限。

“我真的很担心,如果再找不到徒弟,这门技艺真的要失传了。”张师傅在直播中泪流满面,表达出对传承困境的无奈和担忧。他的直播引起了广泛关注,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同情,并呼吁社会关注非遗传承问题。

事实上,荣县陶艺村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我国许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纷纷采取措施,如设立专项资金、举办培训班、开展文化交流等,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传承传统技艺。

然而,要真正解决“留人难”的问题,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。首先,要提高传统技艺的社会地位,让更多人认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。其次,要改善传统技艺从业者的待遇,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。最后,要加强宣传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技艺,从而激发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热情。

荣县陶艺村的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的直播哭诉,不仅揭示了非遗传承的困境,也引起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。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,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,传承下去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自贡新闻网